本篇文章1207字,读完约3分钟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对转型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得到什么保障?记者采访了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吴志辉、中国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石亚娟。

有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评聘脱节”

重点:促进教师的均衡配置

记者: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乡义务教育面临哪些困难?国务院颁布这个意见的意义是什么?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是什么?

马敏: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并不仅限于调整和完善地方内容或修补单一体系。相反,它充分考虑了整个义务教育的内在联系,系统地设计了义务教育职业链的各个环节,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有效地将其联系起来。

有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评聘脱节”

吴志辉:目前,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转变、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和人口生育政策的转变,对义务教育条件的整体改善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划布局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解决人口流动导致的“城镇大班”和“农村教育质量下降”的双重矛盾,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

有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评聘脱节”

这是对当前农村教师职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焦点问题的政策回应:“合理设定农村学校中高级教师比例,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相结合的政策,确保农村学校教师职称评聘。”与以往“评聘分离”的政策不同,该《意见》明确提出在各县实施职称评聘“有效衔接”,有望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聘脱节”的问题。

有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评聘脱节”

史亚娟: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核心,对其他资源的配置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素质教师的流动影响着学生的流动,而学生的流动又影响着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等资源的流动。高素质的教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因此,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应该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着力点。

有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评聘脱节”

重大影响:特殊监督确保政策的实施

记者:在协调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如何尊重各地的发展实际,保证政策的落实?

史亚娟: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因此,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重点和途径是不同的。例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可注重教师的均衡分配;在移民集中的地区,重点可以放在保障移民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上。

有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评聘脱节”

当然,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统一实施“城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统一基准定额”、“基本设备配置标准”、“两免一补”等标准,确保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底线。在实施各种教育政策时,国家总是鼓励地方政府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首先尝试。各地的良好做法可以升级为国家政策,然后推广和实施。

有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评聘脱节”

马敏:改革启动后,要组织对改革实施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及时通报监督情况,并向社会公布。如果计划实施不到位,效果不明显,要严格追究地方政府最高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深入开展。(陈鹏)

有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评聘脱节”


编者:耿培

标题:有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评聘脱节”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2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