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9字,读完约4分钟

一次性塑料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海洋塑料污染的压力有增无减。研究结果表明,塑料已经覆盖了世界上最深的沟渠,并通过食物链传播,最终伤害人类...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哪里难以预防和控制海洋微塑料污染?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塑料制品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单纯的“限制”或“禁止”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二是相关部门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最近,一篇题为“你是如何得到你扔掉的塑料的?”爆炸了互联网。本文引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塑料覆盖了世界上最深的沟渠,并通过食物链扩散,最终伤害到人类。与此同时,最近报纸上报道了许多海洋动物误食塑料的事件。一时间,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如今,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塑料已经成为海洋垃圾和污染的重要来源。据初步估计,全球每年向海洋出口的塑料废物可达480万吨至1270万吨。从近海到海洋,从赤道到北极和南极,从海洋表面到深海海底,长期以来微塑料无处不在。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塑料废弃物极难降解,这意味着人类制造的大多数聚合物塑料产品将持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海洋塑料废弃物的大量涌入无疑将对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多样性、近海水产养殖和沿海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2014年6月,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明确指出,应关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许多沿海国家已经开始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相关法案和行动计划,并从源头开始有效减少进入海洋的垃圾量。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2016年,中国开始监测覆盖水体、海床、海滩和生物的微塑料。2017年,监测范围扩大到南北两极和深海区域,为掌握海洋垃圾的分布、类型和来源以及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虽然我国在海洋塑料废弃物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和不足仍然突出。

为了有效控制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中国于2008年6月开始实施“塑料限制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袋,并通过强制性法律手段限制塑料制品的自由使用。然而,10年后,一次性塑料产品仍然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限令”的实施效果明显不理想,海洋塑料污染的压力没有减轻。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薄弱,对塑料制品的危害认识不足。简单的“限制”或“禁止”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二是相关部门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显然,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建立了基于海陆规划的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根据调查数据,陆上投入是世界海洋塑料废弃物的主要来源,约占80%,其余20%是从海上进口的。不难看出,海洋中的塑料废弃物大部分是从陆地来源进口的,这就要求从源头上加强处理,不断完善废弃物管理制度,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率,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促进“河长制”和“湾长制”的衔接,形成长效防控机制。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二是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控意识。中国人对塑料污染的认识普遍较低,尤其是海洋塑料废弃物和微塑料污染的环境教育体系不完善。一次性塑料制品屡禁不止,这主要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海洋塑料废弃物污染公众环境意识教育体系应逐步完善,以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在“塑料限价订单”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使人们改变消费行为。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三是迫切需要制定科学统一的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控制标准。海洋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海洋污染物,仍然缺乏科学的监测、分析和技术标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微塑料分析鉴定方法,加强专项监测和调查,了解微塑料的污染情况,揭示其分布格局、生态影响和污染规律。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监督管理和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掌握海洋微塑污染防治的主动权。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第四,广泛的国际合作是防治海洋微塑料的重要基本保障。为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我们应不断深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以海洋环境治理为切入点,以海洋微塑废弃物防控为切入点,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倡导和主导,为相关制度的研究、设计和制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解决方案,提升区域和全球海洋微塑污染协同防控能力。(兰生伟)

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编辑:计然

标题: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该从何处入手?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