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大连7月26日电(记者郭翔)一艘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的甲板两侧竖起了两个巨大的白色“风帆”,像一对飞翔的翅膀。“我们在去年底交付的‘凯里’号油轮上首次应用了新开发的‘风帆’系统,该船将借助风力有效降低行驶过程中的能耗。”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关说。

超大型油轮变身“帆船”——“造船骄子”大船集团的创新实践

当巨大的硬翼帆完全展开时,这个区域相当于一个篮球场。经过几次航行,“风帆”系统可节省约5%的能源,而根据不同船型定制和安装多对“风帆”可达到16%至30%的节能效果。

超大型油轮变身“帆船”——“造船骄子”大船集团的创新实践

“赛欧”系统的成功应用是大船集团创新驱动发展的缩影。中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第一艘超大型原油船和第一个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造船史上几十个“第一批”大型船舶集团,它们充满了改革创新的“基因”。

超大型油轮变身“帆船”——“造船骄子”大船集团的创新实践

“每天都有改革,每天都有创新。”关说,近年来,大船集团以绿色环保、智能化等国际船舶技术发展趋势为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向,不断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型产品,自主研发了六代八款超大型油轮。

超大型油轮变身“帆船”——“造船骄子”大船集团的创新实践

在大船集团工厂的码头上,塔式起重机高高悬挂,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油漆两艘将要交付的超大型油轮。CSSC副总工程师、CSSC科技部部长牛树鸿表示,自2002年第一艘超大型油轮交付使用以来,CSSC已订购30万吨超大型油轮109艘,其中已交付97艘。大船集团建造的30万吨超大型油轮占世界同类型船舶的10%以上。

超大型油轮变身“帆船”——“造船骄子”大船集团的创新实践

创新离不开制度和机制的保障。为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船集团制定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管理制度,规范和指导各项技术创新工作,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与此同时,CSSC不断增加在R&D的投资。“十二五”以来,R&D年均投资占营业收入的6.5%。

超大型油轮变身“帆船”——“造船骄子”大船集团的创新实践

今年6月,CSSC在中国交付了其最新自主开发的首艘超大型智能油轮“郑恺”。“郑恺回合通过构建服务智能系统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船舶导航辅助自动驾驶、智能液体货物管理、综合能效管理、设备运行维护、船岸一体化通信等五大智能功能。”牛书鸿表示,该船推动了世界大型远洋智能船舶的发展。

超大型油轮变身“帆船”——“造船骄子”大船集团的创新实践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大船集团投资的“船舶改装与绿色拆解”基地已经投入使用,退役船舶将在此完成绿色拆解。“造船骄傲”积累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形成了从船舶产品研发、设计和建造到维修、改装和绿色拆解的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了企业的不断转型升级。

超大型油轮变身“帆船”——“造船骄子”大船集团的创新实践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李润发

标题:超大型油轮变身“帆船”——“造船骄子”大船集团的创新实践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