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59字,读完约7分钟

游研社微博@游研社微信公众平台“游戏研究社”(微信号: yysaag )澎湃信息网获准转载。 转载与游研社联系,上周国产动画《我是歌迷》发表了翻拍。 信息发布后,社交媒体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 许多80、90多岁的网民哀悼青春,多年来这种尘土飞扬的ip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2001年,《我是歌迷》在电视上播出。 作为国内第一部,以唯一的“校园+音乐+偶像+恋爱”为主题的动画,可能席卷了当时的校园。 大热后,同期禁止播放最热的国产动画是曾经现实的《蓝猫三千问》系列,当时的动画在主流公众的认知中停留在“低幼”的范畴,为青年制作的动画寥寥无几。 大众说到《国产动画》,大多是《文芳阁警长》《葫芦兄弟》《阿凡达》《三个和尚》等经典作品,长期以来,国产动画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这些动画几乎一样。 “我是歌迷”,同样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与美影工厂过去的作品相比,《我是歌迷》是风格完全不同的动画,可以说是自我突破。 在这部52集的作品中,国产动画偶尔为了扩大观众群体而发生了变化。 抛弃以前流传下来的画风后,第一次使用现代感很强的都市主题素材,夹杂着q版的人物场景带来幽默效果,校园+音乐的设定也接近了年轻人群体的味道。 有明显模仿日本动画的痕迹,赞成与否有所不同,但足以让当时的观众感受到一点新意。 网上没有“男神”“女神”称呼的年份是多少? 很多人可以在动画片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叶峰、楚天歌、丛容、麦云洁这些“问题少年”的形象,在生活中可以编号。 他们和你一样面对青春的烦恼,试着用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舞台。 这不是现在青春电影中的男神、女神的故事,而是普通人的故事,容易引起当时青年的共鸣。 更重要的是,《我是歌迷》不再是只定位孩子的“幼稚电影”,美影工厂给这部作品带来了全面的市场化包装和推广。 除了相关小说,还有很多周边产品。 迄今为止,国产动画大部分依赖政府的投资电视台,电视台委托制作和购买。 关于电视台以前传达的经营构想,即使是成功的动画也很少形成企业形象,但在这方面,“我是歌迷”是非常例子。 《我是歌迷》的小说中,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的“ic电话卡”同样为动画增添色彩的是动画音乐。 制片人被当时刚出道的年轻歌手胡彦斌邀请,为动画制作原声音乐唱歌(另两个乐队是灵感和五彩妖精)。 当时的胡彦斌18岁,是歌手,个人形象非常适合在动画片中追求音乐梦想组建乐队的高中生。 之后,这次合作说明对双方来说都是共赢的:胡彦斌开始在学生之间流行,2002年发售的个体的第一张专辑销量达到了60万。 “我是歌迷”依赖于容易听的曲子,不仅在动漫圈出名,还把火焰喷到了音乐圈。 主题曲《我的舞台》是其中最流行的歌,由胡彦斌和灵感乐队演唱。 由于这部动画的人气,电视剧和舞台也开始了势头良好。 2002年“我是歌迷”举办了同名电视剧和舞台。 电视剧由演员姚笛出演,舞台上有当时演戏的大二在读,但没有正式进入娱乐圈的袁弘和胡歌。 音乐剧《我是歌迷》推广照片:左边是袁弘,右边是胡歌,《我是歌迷》可以说长期以来向充斥着低龄动画的平静湖水扔了一块大石头。 它的出现使很多人理解动漫不仅是孩子,而且是跨越二维、音乐、电影、周边的费用和一体的文化载体。 这种意识比当时更先进,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国产动画的希望。 好景不长 我以为《我是歌迷》是中国动画的起点,但也有人说意外地到达了终点。 也许是因为刚开始还年轻,承受不了太重的期待和外在压力。 父母和学校在动画中存在推广早恋,贬低老师和学校的情节,根据广电一纸禁令,这部动画悄悄地从电视台撤退了,所以这部国产动画的《启蒙》迅速变冷,不得不迎来尘封的命运。 冷当然不仅仅是《我是歌迷》。 那几年,关于动画的通知蜂拥而至。 2000年3月,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引进动画和加强广播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电视台每天播放10分钟以上的动画(省台要求30分钟以上)。 其中60%必须是国产电影。 从2006年到2008年,政策进一步收紧,黄金时代(下午5点到9点)禁止播放海外动画,进一步保护国产。 另外,各地方电视台也禁止个别引进海外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编译。 因此,海外引进动画开始逐年减少,为了弥补巨大的差距,各地和电视台开始大力制作国产动画,重量并不重要,因为没有市场竞争,作品质量越来越出色,进而为了接受国产动画辅助,主角 之后,以雷人无数的《雷锋的故事》动画和仿造风波而闻名的《高铁侠》,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 曾经的“影游联动”在我的“我是歌迷”最流行的时期,除了官方授权的一系列周边产品,最有趣的是自然与游戏相关,就像根据当时的“我是歌迷”改编的游戏。 游戏《我是歌迷:夏日彩虹》是育碧软件(上海)制作的,2002年发售,5cd售价69元,也是育碧与中国市场相比独立开发的第一款本土游戏。 刚成立的上海育碧,日常工作以插手海外员工室为主,没有独立制作游戏的经验。 除此之外,从2001年开始,网游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单机游戏市场进一步压缩,只有一些以前流传的武侠主题素材作品还有固定观众。 这时,国内外资游戏企业给自己的定位多是代理引进外国游戏,也没有考虑开发与国内市场比较的游戏。 这时,上海育碧另辟蹊径,找到了名为“我是歌迷”的ip,以此作为他们独立创作的第一步。 为了让动画迷有更多的代入感,游戏中采用了很多音乐和过场动画。 游戏一共5张cd,安装后容量为1.4gb。 通过中文配音,声音文件超过400mb,动画也超过400mb,在当时的国产游戏中可以制作相当多的内容。 另外,不能说“我是歌迷”是年轻人的口碑保证。 受当时“樱花大战”系列大热的影响,游戏玩设定为avg+slg,日常部分可以自由闲逛,迅速发展与npc的认识度,满足cp粉丝的所有想象。 战斗的部分是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战斗方法 在当时的国内单机游戏市场上,以这种恋爱冒险的主题素材为中心的游戏也很少见。 作为本土游戏,育碧(上海)曾经进行了很多本地化事业。 他们找到国内有名的游戏杂志《电脑游戏攻略》进行合作,将平时活跃在报纸上的小编们的动画形象融入游戏中。 在国内游戏史上也是第一次 但是,就像动画片太参考日漫的痕迹一样,《我是歌迷:夏日彩虹》也没能创造自己的特色。 游戏邀请了日本游戏制作人担任导演,一些主要人物叶峰、楚天歌、丛容等人只保存了名字和脸型,其他人的设计和剧本都被重新设计了,引起了原著粉丝的一些不一致。 当时,国内制片人没有独立进行大制作的经验,也必须在日本和海外的现成作品中取得经验。 在任何产业起步的初期,这个问题都是不允许的,不需要苛责。 但是,很明显,无论是游戏还是动画,越来越窄的参加者,慢慢积累经验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由于版权和游戏本身的素质,这个游戏很快就消失了,没有引起关注。 关系到游戏诞生的背景,和动画一样,这个游戏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 近年来,国产动画正在复活 至今为止的《秦时明月》、《镇魂街》、《画江湖》系列等,以及之后的新作品们,都代表着未来迅速发展的势头。 虽然现在还有点问题,但我希望这次能看到新的开始,而不是另一个终点。 对于暗流涌来的国产游戏也是一样。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我为歌狂》:青春不只有动画,还有一部同名游戏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