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621字,读完约14分钟

如果不是梁晓在3岁之前不熟悉的记忆,第一次和亲生父母见面是在33岁、梁立言71岁的时候,在山阴路旁边的甜蜜爱的十字路口的餐厅。 从家乡广西梁村到梁晓和家人住了几十年的上海山阴路,这条路梁立言走了大半个世纪。 记载了两代悲欢离合的本梁立言( 1912-2005 )出生于广西临桂县两江乡梁村,留学日本,受年长20岁的兄贵梁志高的影响,在李宗仁任司令官的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司令部服役,第五路军总政治部少校的编辑,第五路 在战火中流浪,梁立言与妻子结婚,生孩子,自己作为丈夫、父亲履行责任,同时是爱国青年的热血,积极服从李宗仁抗日。 1938年2月,26岁的梁立言《著作兼发行》出版了《如何认知抗战》一书。 从1941年到1943年,梁立言担任《阵中日报》的主编。 《阵中日报》是国民党的官方新闻,前期报社曾有十多名中共地下党员担任要职,数十名著名进步作家为此写作。 晚年回顾说:“《阵中日报》的两年是我一生中做好事的两年。” 梁立言著作《如何认知抗战》的封面由于与李宗仁二代的长期关系,梁立言在各种政治势力错综复杂中选择服从李宗仁,一直持续到1949年国共和平谈判破裂。 去哪里,“在台湾和家乡之间,我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家乡。 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我直觉告诉我必须和家人在一起,和孩子们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梁立言去见解放军首长,表示正式投降。 被分配到桂林中学当教师后,有一位虽然短,但精力充沛、有效果的教师工作着。 只是,好景不长。 1952年,梁立言作为历史反革命被逮捕,入狱18年,回到家乡梁村,一个人开始了农业生活,直到1970年刑满释放。 那还是“文革”时期,梁立言虽然刑满,但被列为“被限制分子”,58岁的老人,在社会生活中遭遇了各种最基本的生存困难。 直到1978年秋天,他与离开26年的妻子王文仪、孩子取得联系,回到上海与妻子再婚。 梁立言被彻底平反后,1981年被邀请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馆的馆员,1984年被邀请为上海市文史馆的馆员。 生活安定的梁立言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在波澜壮阔的大潮中捡到了少量点滴的水珠。 年轻时的阅读和经验帮助了他,他装满了三本笔记本。 2000年,88岁的梁立言开始录制自己的故事。 他2005年去世时,上海文史馆的悼词对他在抗战中的贡献和晚年的老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1年10月,梁立言(右三)参加了上海市文史研究院在千鹤酒店举办的馆员祝寿活动1952年,怀孕的王文仪在丈夫被捕后带着三个儿子来到上海,妹妹王文华夫妇得到组织批准领养他们,住在虹口区山阴路 王文华和丈夫梁廷锦解放前是共地下党的成员,建国后分别担任党的领导职务。 王文华夫妇没有生育,王文会议把最小的榕宝交给了妹妹。 王文仪和梁立言离婚了,但笼罩在“反革命家族”的阴影下,王文华收养了姐姐的家人,因此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被卷入时常受到影响,在“文革”中受到了更残酷的斗争。 榎宝(梁晓)在父亲、母亲、姑姑(其实是生母)的保护下长大,自认自己是“革命干部的子弟”。 直到1966年“文革”发生,才从继母嘴里知道自己出生的父母的实际情况。 然后和当代很多激进青年一样,梁晓积极投入了“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斗争”。 一方面,“历史反革命”的生父给他带来的阴影成了影子,另一方面,继父继母努力投身于“革命”,直到被批判的现实苦难暴露出来,无处可去,因为“出身不好”而不得不退出。 1969年1月,为了展示自己的人生志向,又为了离开这所房子,梁晓在全市率先组织了上山下乡战斗队,在安徽蒙城插队经营农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晓家族的命运发生了很大变化。 团圆之路很辛苦,毕竟梁晓自己也成为父亲的时候,三代人都能认出来了。 梁晓所著《从梁村到山阴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 全书由上和下两部分组成。 前篇《立言父亲的回忆》是作者生父梁立言的回忆,是根据梁立言生前的回忆复印件和口述录音编纂的。 故事从北伐战争开始,经历了中日战争、国共内战后国民党的崩溃、新中国成立后的入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转机。 下一篇是榕宝(梁晓)的回忆,出生于1949年的梁晓,3岁时和母亲一起移居上海,之后经历了很多同龄人。 由于母亲和养母的特殊关系,以及这几十年政治运动带来的巨大压力,梁晓的心灵冲突和挣扎刻下了时代的烙印。 全书上和下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把这两个回忆合二为一,作者试图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反映两代中国人在两个巨大变化的时代是如何到来的。 诚如林达在序言中说:“梁晓父子两代的回忆,最珍贵的地方是时代感。 梁立言的回忆,完全保存了民国原汁原味,梁晓诚实不掩饰地描写了当时自己身体折射的时代和教育。 这使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历史发展。 民国不是很完美的年代,而是从帝制的古国重生,辛亥后的士兵患了匪徒,成了天灾人祸。 但它自然发展迅速,丰富,有社会探索和发展的巨大空间。 一九四九年后的弯路,正是简单地追求观念的简化和社会的纯粹,在民间社会和社会探索中没有留下空间。 总之,文革后的混乱正在恢复富裕和允许探索的社会。 “在这本书出版的背后,梁晓付出的心血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从梁村到山阴路》一书的封面患有不治之症的梁晓奋笔突笔梁晓是上海复兴中学的67届高中生,比我大两届。 我们坐同一辆列车编入安徽蒙城县定居 当时,复兴中学有数十人一起上学,后来散了,但有时也见面。 梁晓于1973年入学上海同济大学路桥专业,1978年分配到上海市政设计院,1988年定居联邦德国,1992年进入联邦德国许斯勒工程企业从事桥梁设计。 梁晓的妻子和弟弟是比复兴中学的我低一届的同学,当时也坐同一趟列车去了蒙城。 我妈妈建国前在共产党领导的十八民校教书,建国后一直在小教系统工作。 王文华是虹口区长时间分管教育、卫生业的副区长,彼此很了解。 年春节后,梁晓一开始写就发邮件,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已经两年多了。 开始设想把父亲梁立言留下的笔记本录音等,整理第一章,变成每章两三千字。 也许是因为我长期的职业和学生时代以来的多年一样的经验,梁晓每周写一章,写完后寄给我“请听听你的意见”。 我觉得很厉害。 我可以从他的角度给点建议。 这样的工作量,对我来说也不是负担。 每次发文,他总是打招呼,说如果有你的精力怎么办。 当时,我在2009年被确诊为乳腺癌手术,所以每天服用副作用大的内分泌治疗药。 每周去医院是新的常态。 读原稿一开始很慢。。 但是很快,我被哪个复印件吸引了? 梁立言留下的历史细节真的很细致,很少见。 随着他的人生轨迹,我对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风貌有很多具体感觉。 比如,救国会“七君子”被捕后,冒充沙千里的弟弟沙千驹去寻找发布信息,梁立言的回忆很简洁。 这是载入历史的大事,找到邹振奋关于这件事的一些记述,我觉得两者说的气氛很接近。 我不知道这样内在的把握和复印的基础是否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本色 上篇结束后,坚韧、坦诚、不屈,一步一步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形象在我心中升起。 1969年上海知青定居安徽淮北插队,到达蚌埠前在列车上“快请”。 红圈的人是梁晓我的读书,除了复印记述之外,关于史实的筛选、整体计划布局、人物行为和内心思考的逻辑推理、标题的设定和章节的分配等,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自然会马上反馈给他。 在这期间,梁晓还在服用靶向药,除了一直有副作用,没有越来越多的不舒服感。 这样的文章节奏一直保持到上一篇文章写完为止 1990年90月,他说他要开始写下一篇文章。 他想改变做法,一切结束后给我看。 我自然会的 除此之外,梁晓血检查指标出现异常,靶向药开始失效。 几乎年初,他说他写完了。 送来了。 第十六章。 上篇是第二十八章,每章都有扎实的情节 接下来的第16章,不仅身体量不合适,整体的感觉就像是精心制作的故事,最后“结局好,一切都好! ”。 因为梁晓和生父终于认识到了 是吗? 感到莫名的疼痛 那是多么沉重,几乎令人窒息的两代人的生存故事。 这样“结局好,一切都好”吗? ! 不说对下篇重大史实的回避,只以复印形式,上、下篇在故事容量、复印深度、通常的叙述中,也与上篇不一致。 我发现梁晓很着急 我也很着急。 到了现在,已经消耗了很多时间精力,不仅总是能得到圆满的结果,我还越来越写完这两部分,用个人的命运找回历史的真相,觉得对亲历两代人来说非常有价值。 我们无意互相注意或避免,首先是梁晓的病,总是感觉头上挂着剑,不知道什么时候砍,中止,结束一切。 他按照德国医生的方案开始用新药化疗,但不知道前面的路会发生什么。 我开始和认识的出版界朋友联系,一次跑,印刷,发原稿,表达信息。 一年半的时间里,每天早上起床,邮箱里总是等着梁晓的邮件。 上海和德国的时差是7个小时,他几乎每晚都写发行,也就是我们那里的深夜。 我早上看到了。 梁晓出国近30年,在德国从事蓝领技术工作,在思维习性和感觉方面,经常停留在那一年。 现在写完这本书,就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我们不再打招呼了,想写书的愿望涵盖了一切。 那天语音通话中,他有点生气。 “我现在也睁不开眼睛,还在吃药,没有精力,必须改变你…”梁晓说本来就受不了,控制不住自己是唯一的事。 我一动也不动 那天通话没有继续。 然后和梁晓取得联系,问能不能把梁立言最后几年的相关资料发给我。 于是,看了上海市文史馆的追悼会和追悼文,看了国家最终对老人的公正评价,看了老人的遗言和为自己写的挽联。 “从小就立志爱国烽火,艰苦奋斗。 晚年埋头于学习笔记本”。 在90岁生日家的宴会上,甚至听到了“日落西山满天霞……打鬼子不能在意她”的苍茫歌声。 “这一切,就像无形的棰,拍打着我的心。 经过艰苦不改初衷,就是这个! 梁晓最终必须再次选择评级和补充,尽可能完美地写下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父子两代的故事。 很多细节就像包在一根软管里一样,一按就出来很多。 这篇原稿进行了很多详细的补充和重新配置、立意调整,扩展了第10章。 通过将前篇的第1章变更为“引子”,将最终章变更为“结束”,上下篇均为26章,在体量上进行了匹配。 梁晓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叙述了自己写的感受。 “我不是专业作家,没有控制虚构的天分。 我敢写这个故事,首先是因为它的真相。 ……一般只有有名的人才留下回忆录,我和立言父亲都是普通人。 但是我最后决定写那个。 除了感受到这背后有什么难忘的时代以外,如果普通人的回忆忠实再现了什么样的罕见时代,这本书作为这种回忆的载体,将不会得到网民的同意。 不久,梁晓还要求为当时同样来自复兴的林达写序言。 而且,除了我以前为此写的提案和作者的《后记》,各有自己的地域标志,给全书带来了历史的厚重感。 书名定为“从梁村到山阴路”。 虹口区、山阴路、大字报大批判、从乡村到蒙城知青……30多年来一直有共鸣的场景,再现了永远难忘的记忆。 看了印章,9月,天安门举行了纪念中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前面排着满是抗战退役军人的队伍。 耀翁老兵从头到尾举起右手,以标准的军人敬礼,这一幕激荡了我的心,使我深深感受到《从梁村到山阴路》一书的价值和意义。 梁晓决定每两次化疗间隔回一次。 他想要新书发布会。 四个老人已经去了三个,他打算为生母王文仪庆祝百岁生日。 因为生病,他已经五年没回上海了。 梁晓是去年10月回上海的,为了防止测不准,老同学联系了医院的救护大队。 不久,书就印好了。 蒙城的知青插哥插妹们闻风而动,两次新书活动,前500本书,一下子就被抢走了。 重病梁晓看了自己的新书,被深厚的亲情友情包围着,很兴奋。 11月3日,我和苏秉公一起去了上海市文史研究院。 那是文史馆员梁立言最后受到尊重的地方。 拿到新书后,王文仪老人迫不及待地开始浏览自己和父母的一生。 家人把木板放在她面前,把书摊在上面,中间用线拉,每次翻页都用线拉,结果她几乎比家里其他人先看完了全书。 不久,老太太的病情迅速恶化,12月19日去世。 梁晓的妻子葛小林说:“3月11日德国时间16点,梁晓平静地离开了我们。 屏住呼吸的瞬间,他流泪,一定很舍不得我们。 “梁晓回到德国两周后出现了脑转移。 他写了遗嘱,必须拿着他的书火葬。 根据他的遗志,骨灰撒在莱茵河畔的森林里。 那一年中,梁晓和我往来的邮件总数是1000多封。 还有什么长的语音通话? 为了谈谈这两代中国人。 梁晓后来说:“我知道这种(指这一年半的忙碌工作),你大概做不到了。 “但是我总是在想。 幸好你来了好几次。 这个难忘的经历是在和生命竞争。 梁晓母子在《从梁村到山阴路》出版后相继去世,总是让我吃惊。 梁晓的二哥梁正,父亲去世后,在吉林省图书馆艰难地找到梁立言所著《如何认知抗战》一书,他给了我复印件,是年夏天的事。 首先,“我们不是接受这个奴隶的枷锁吗? ……不,绝对,中华民族没有失败和投降,我们只能前进抵抗,我们必须在艰难的解放斗争中,用血肉发出前光! 》梁晓写的时候还没看过这本书 年清明,我和家人去福寿园给父母扫墓,去看不远的梁晓生父母和养父母。 那两个是一模一样的坟墓,静静地站在春天温暖的太阳里,绿树环绕,边上缓缓流淌着小河。 王文仪和王文华,梁立言和梁廷锦,一生姐妹,衣领,现在他们可以睡在隔壁,不受打扰。 梁立言最后告别的诗刻在墓碑上。 “经过沧桑志未付,写春秋的复印件空着。 寄语年轻人要勤奋,精忠报国要远谋。 这首诗在他的遗言中说:“不要为我悲伤,应该勇敢地迎接社会进步的接力棒。” 我会安慰你们的成果”,充满了我从小就熟悉的对未来的豪情! 年2月23日写的文案来源:《世纪》年第4期,澎湃情报获准转载。 《世纪》是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综合文史双月刊。 本文作者是《现代家庭》杂志原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的责任杨之立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世纪》专稿|李宗仁秘书回忆录出版始末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6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