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2字,读完约4分钟

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是由于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形势,也是由于垃圾分类促进习惯形成的长效机制的形成。只有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显著提高,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在全社会基本确立,人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才能转化为思想意识和行动意识。

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经实施了一个多月。根据有关部门最近发布的“月圆检查”记录,上海湿垃圾的日平均清除量比上个月增加了15%,比去年年底增加了82%。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由此可见,推广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是一项基础工程。

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公众生态环境素养是指公众素养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公众敬畏和良好的文化伦理习惯。具体来说,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即“知”;二是指公众保护环境的行为取向和具体行动,即“做”,强调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行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是由于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形势,也是由于垃圾分类促进习惯形成的长效机制的形成。推进垃圾分类的关键是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促进习惯形成。虽然自2000年试点以来,垃圾分类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地方也制定了专门的立法,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根据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公民生态与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70%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差”。据统计,日本用了27年,瑞典用了30年,瑞典用了40年,垃圾分类才有效,居民才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推进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当务之急是加强公众生态环境教育,使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和新时尚。

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首先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的统一可以跟上步伐。只有摒弃意识形态理解的“迷雾”,才能消除生态环境的“阴霾”。第二,全社会要自觉端正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积极行动,履行职责,主动出击。生态繁荣导致文明繁荣,生态衰落导致文明衰落。态度决定一切,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直接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毫无疑问,在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和其他相关各方积极行动起来,各尽其责。对于政府来说,这种行为应该体现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对于企业来说,行动应该体现为社会责任的责任;对于公众来说,这种行为应该反映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将永远存在。

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同时,要尽快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行为能力。《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公民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报告和环境保护实践等领域“知之甚少”。原因是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尤其是行为习惯,很难指责。因此,依托家庭教育和个人实践,全面培养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行为能力,为显著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提供坚实保障。

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综上所述,只有公众的生态环境素养显著提高,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在全社会基本确立,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望才能转化为思想意识和行动意识,才能形成人人争当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共同守护绿水青山的良好局面。(边肖:南剑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编辑:张静文

标题:努力提升公众生态环境素养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