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1字,读完约3分钟

1949年12月8日,中国气象局的前身——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在新中国70年的气象事业中,我们书写了一个多彩的开端。从21人的延安清凉山气象培训队到10多万人的高素质气象人才,从观测预报服务基础薄弱到气象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从服务国防到走进老百姓的家,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始终深深扎根于党和国家发展的火热实践之中。

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经济发展——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成就综述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地域辽阔,气候气候复杂,是世界上气象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曾经,只有101个国家气象站;气象仪器和设备很简陋,几乎都依赖进口;气象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始于70年前的“贫困与贫困”。

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经济发展——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成就综述

1969年初,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席卷了长江和黄河流域。从华东到中南,电缆通讯完全被阻断,黄河以南的铁路交通完全中断...1月29日,周恩来总理紧急召集邮电、铁路、气象等部门研究应对。当时,气象监测数据匮乏,预报进展有限,关键信息往往被西方国家“卡住”。周恩来总理坚定地说:“我们必须制造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

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经济发展——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成就综述

2018年9月,超级台风山竹在菲律宾、中国登陆,并影响了越南。在菲律宾和越南的应用下,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加密观测数据被实时传输到两国,为菲律宾和越南的防灾救灾提供了第一手参考。目前,中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其中7颗在轨,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

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经济发展——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成就综述

风云气象卫星的“成长”反映了中国气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从“一片/12365;だよ0/白色”造福全世界。70年来,中国以气象现代化为起点,提高预报精度,技术跨越式升级,不断推出新产品。从人工绘制天气图到数值预报的自主创新,各种方法的综合应用,通过人机交互一键发布风险预警;从传统的单一天气预报到多领域影响预报。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先进的气象信息系统,建成了无缝智能气象预报系统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说。

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经济发展——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成就综述

众多气象学家不断推陈出新,为促进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给出了精彩的答案:地面气象观测站7万多个,全国乡镇覆盖率达99.6%。“Heaven-Earth-/きだよ 0/”综合气象观测网越来越密集;一个庞大的气象数据库和一个国内超级计算机系统已经建成,气象数据已经率先在国内外完全开放和共享。中国气象数据网累计用户超过30万,海外注册用户遍布70多个国家;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为88%,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到38分钟,可以提前3-4天对台风路径做出更准确的预报;2017年,中国气象局成为世界气象中心,标志着中国气象现代化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经济发展——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成就综述

近年来,气象现代化建设紧紧围绕国家服务保障重大战略,开始了成为现代气象强国的新征程,为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振兴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做出贡献。(记者郭景元)

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经济发展——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成就综述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经济发展——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成就综述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