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7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安米东

曾十次进入大巴山、五次进入梁山的摄影师杨凯生说:“我希望一直做一名扶贫志愿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12月21日,“风——梁山杨凯生”扶贫摄影展在京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拍摄的100多张照片,并在镜头中定格了远山一隅的时代之风。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

“盯着他们的脸,忘记其他人。你会发现这些微笑与千里之外或千年之外的微笑没有什么不同。幸福既不是奢侈,也不是快乐。它来自一颗平静的心和真诚的爱;从艰难但坚定的旅程;从每天睁开眼睛的希望,日子会比以前更好。”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在杨凯生的镜头里,美是一种永恒的外表,但它在光影下有着深邃的灵魂。通过摄影的方式,展示大巴山、大凉山等地区的风貌,记录人们生活中感人的细节,定格那些改变他们生活的小小努力,是他摄影语言的内涵。他说:“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一些当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世世代代住在那里的人,看到了他们的困难和艰辛。在拍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当地的未来和希望,我想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来。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也许,摄影师记不起这组照片拍摄前后有多少年了。杨凯生每次从北京出发,往返7000多公里,走遍工行总行指定的四个扶贫县,直接推动当地的扶贫工作。退休后,他坚持回到扶贫点,积极为当地扶贫工作建言献策,并作为工行退休员工向当地20多所中小学捐赠了40万元图书。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记录这些历史性变化的初衷是让更多的人感动和感染,并在更多的人心中唤起扶贫的热情”,杨凯生说,“扶贫摄影不是单纯的好奇,也不是对落后和痛苦的片面表达。中国对全球扶贫的贡献率超过70%,扶贫摄影应该记录和传播扶贫的历史进程。”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为什么镜头里总是有孩子

人们发现杨凯生的照相机更适合山里的孩子。在他的作品中,孩子们看书、玩耍、在乡村泥泞的土路上行走,或者透过自己的窗户往外看。儿童的眼睛总是能透露出惊人的光彩。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正如展览的解说词所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喜欢把相机对准孩子们的眼睛。它代表了过去和未来的土地。在孩子们的眼里,新的故事写在世界的每一页上。就像教室里从远处送来的玻璃棱镜,你可以透过它看到通向未来的彩虹。他们沐浴在永恒的阳光中,远远地迎着风。”。在杨凯生看来,在贫困地区的村民中,儿童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帮助,他们需要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更高水平的教育。如果山里的这些孩子能上高中、大专甚至大学,他们的家庭面貌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直是杨凯生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有一年,当杨凯生走在山路上时,他突然听到了广播体操的音乐。他们认为如果有收音机,一定有学校,所以他们下去找。在这次意外的旅行中,他们意外地进入了一所农村小学的图书馆,看到了一套10元的青少年科普书籍。书的书页是黄色的,翻到边缘,但封面上“中国工商银行捐赠”的印记仍然清晰可见。人们可能不记得20多年前的捐款,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的20年里,许多著名的学生从这所农村小学毕业。校长充满了财富,笑容灿烂。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孩子们,如果他们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一点也不会比我们差。因此,改善这些贫困地区的教育非常重要,这样孩子们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杨凯生说。因此,在他的照片中,有更多的笑脸和孩子的成长故事。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我蹲下来看着。”

如今,人们经常提到“弱势群体”这个词,但杨凯生不愿意使用它。他说,看着他们的眼睛和精神状态,他们在命运面前是不屈不挠的。

什么样的照片好?如何做公益事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杨凯生说:“首先,摄影师应该纠正自己的心态。”因此,无论在公益工作还是摄影创作中,都不可能有消费贫困的情绪,也很难“屈尊”生产出真正的公益和好作品。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当杨凯生拍摄儿童时,他经常蹲下来看他们,除非有特殊需要,他很少使用高空姿势。"只有用平等的眼光,你才能发现他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并与之交流。"这是一个真正的摄影师应该有的感觉。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山是古老的山,土壤是家园。世世代代在斯里兰卡出生和长大的人远离繁荣,难以扎根。不同于我们每天看到的,是生活的艰辛;和我们每天看到的一样,这是对祖国的爱,奋斗的力量和思考变化的心。在山的一角,一位满头银发的摄影师与山中不屈不挠的人们携手并进。

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本文中的图片展示了杨凯生的摄影作品)

标题:杨凯生: 行走在大山里的摄影家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