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7字,读完约2分钟

学者论坛■白艳峰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应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减费”。这表明了中国财政政策的一致性和深化性。除了“大规模减税和减费”之外,人们经常提到“大幅度减税和减费”。分析起来,“大规模减税”是“减税减费”的政治表达,“大幅减税减费”是“减税减费”的学术表达。

牢牢掌握减税降费改革的主导权

“减税费”是好事,可以减轻普通老百姓和企业的负担。但是,要防止“减税减费”的偏差。

首先,减税和减费应该强调“战略眼光”。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此时,减税和减费是“反周期”的,财政的暂时“短期收入”被用来换取财政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这种交换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牢牢掌握减税降费改革的主导权

第二,中国的减税、减费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必须牢牢把握减税、减费改革的主导力量。一方面,这反映在减税和减费不能“让哭闹的孩子有奶吃”。谁的声音大,谁的声音大,谁的叫声大,谁就会得到更多的减税。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发言,用专业的声音和意见引导舆论,为减税、减费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财政政策和选择从来不是象牙塔的产物,而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那些只知道如何努力工作,却不知道如何观察情况、评估情况的人,不可能做好财务工作。另一方面,减税和减费是有原则和底线的。无原则的减税和减费,为减税和减费而减税和减费,不考虑金融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减税和减费,都是不负责任的减税和减费。这样,减税和减费既不是“雷声大,雨点小”,也不是无原则、无底的。总之,财政减税和减费或减费都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牢牢掌握减税降费改革的主导权

第三,减税和减费应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减税和减费是一项税收支出,它隐含地绕过了预算审批,因此应该更加谨慎地使用。归根结底,是纳税人的钱减少了税费。因此,减税和减费应该为公共利益、公众和人民服务。减税和减费应着眼于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奖励勤奋和惩罚懒惰,形成纳税人进取、提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激励,而不是保护落后和懒惰的不利选择。

牢牢掌握减税降费改革的主导权

(作者是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

标题:牢牢掌握减税降费改革的主导权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