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4字,读完约4分钟

在广袤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土地上,有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大学生正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探索着这片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2025年7月3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在景区门口成功开展“红土地上剪春秋 军垦精神永传承”兵团非遗剪纸活动。团队成员先以提前做好的剪纸为媒进行展示,将红色文化与传统艺术深度融合,吸引对此感兴趣的游客驻足参与,成为景区门口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身着统一服装,在景区入口处铺开红纸、摆出剪刀。团队成员提前创作好了十几幅红色主题剪纸:立体“党”字摆件用立体剪法描绘出建设新中国的艰难岁月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支柱作用;“托举红心”以简约的方式还原一代代兵团人艰苦风斗,用双手垦荒建设如今十四个师的伟大征程;“漫天红星”则充分运用重叠的美,勾勒一颗颗镂空生姿的五角星,这些五角星漫天分布体现了革命精神在边疆地区的扎根与延续。团队成员、师范学院学生张嘉欣表示:“我们提前一个月设计剪纸样稿,将兵团故事形象、红色地标融入传统纹样,希望用我们这些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人民大众更加深刻的理解兵团精神的内涵,让红色教育、兵团教育‘活’起来。”

(图一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游客进行非遗剪纸 刘嘉钰供图)

(图二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进行非遗剪纸拓印 刘嘉钰供图)

“您看,这样折纸再剪弧线,就能得到立体的‘党’字摆件……”在团队成员师范学院马丽雅睿的协助下,游客王女士完成了她的剪纸作品——“党”字摆件。一开始,王女士并不能灵活地运用红纸与剪刀,但是她没有放弃,又坚定的拿起了剪刀,在团队成员的耐心指导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经过五六分钟的操作,一个完美的“党”字立体小摆件就此诞生。“以前只是看别人剪,以为会很简单,原来是这么难的事儿啊”王女士感叹道,“更佩服我们的党了,我只是剪个党字就这么难,可是我们的党还要干这么多事,建设我们的祖国。”

(图三 图为团队成员与王女士及作品合照 刘嘉钰供图)

活动现场还设置“自由创作区”,提供十几份红色主题剪纸模板,游客可以亲手体验剪纸乐趣。不少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也纷纷跃跃越试,“我剪的地窝子上的五角星!”小朋友高举作品兴奋地说。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折叠、样式等剪纸技法,更通过艺术创作深入理解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军垦精神内涵。一幅幅作品虽略显稚嫩,却饱含着对兵团先辈的崇敬与对红色文化的传承。“用剪纸这种鲜活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军垦历史,既有趣又有意义!”一位家长感慨道。此次活动将传统剪纸技艺与红色教育有机融合,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素养,更让兵团精神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图四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一起剪纸 刘嘉钰供图)

据统计,活动当日共赠送剪纸成品20余幅,接待体验者50余人次。在活动空余时间,团队成员还和景区相关负责人一起探讨这次活动相关细节,她评价道:“这种创新形式既传播了非遗技艺,又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让团队成员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文化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递。

石河子大学赴八师一五二团军垦第一连红色文化弘扬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通过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面向全年龄段游客开设军垦剪纸活动作为生动的实践课堂,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还巧妙地融合了兵团精神,青少年通过动手操作感悟红色精神,成年人在创作中重温历史,实现“寓教于游”,扩大红色教育覆盖面。红纸剪军垦,非遗亿峥嵘;以剪代笔,纸上生花。在这片承载历史记忆的红色土地上,青年学子正以青春之笔,书写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的新篇章。

(图五 图为团队成员与游客合照 刘嘉钰供图)

 

文字:马丽雅睿 刘嘉钰 张振军

图片:刘嘉钰

标题:红土地上剪春秋 军垦精神永传承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jj/4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