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3字,读完约3分钟

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广西凌云县灵春有机茶园。薄雾笼罩着茶树。茶树在晨风中发芽。富含氧气的空气体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嘉佑镇李阳村的杜美英很早就提着一个茶篮上山采茶。“我们村有十多户人家靠这‘茶叶’生活。用200元人民币采茶,一天可以赚100多元,一个月可以采茶15天。赚两三千元没问题!”杜美英告诉记者。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李阳村人民赖以生存的这片“茶”就是“凌云白浩茶”。白浩茶,原名白猫茶,因其叶背覆有白毛而得名。它是一个全方位的茶树品种,适合制作六种茶,即绿色,红色,白色,绿色,黄色和黑色。现在它已经成为凌云县一个美丽的名片,一个生态茶城。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凌云县地处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集中连片。根据该县的情况,凌云县利用茶叶、油茶、桑叶三叶在石漠化地区构筑生态防线,建设青山绿水,使三叶成为富民支柱产业。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万重尚是广西凌云县泗城镇赵龙村党支部书记、广西凌春投资集团董事长。“种植茶叶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植被覆盖率。灵春有机茶园可以清除杂草,并把它们作为肥料种在茶树根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万重尚告诉记者。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近年来,凌云县围绕“以茶强县”的发展思路,通过技术培训、资金支持、茶旅游一体化、茶叶低产改造等方式,大力培育和壮大茶叶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据统计,目前凌云县种植茶叶11.2万亩,年产干茶5500吨,产值近5亿元。全县近5万人从事茶业,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1.5万贫困人口通过茶业脱贫。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走进夏佳镇平槐村,6000多亩桑树种在公路两旁,绿眼睛。这是凌云县又一片生态财富的“叶子”——桑叶。平淮村有200多栋三、四层的洋楼,是村民种桑养蚕挣来的“养蚕楼”。从远处看,我看到许多人的屋顶被黑色的网包围着,覆盖着铁棚。村党支部书记于再军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养蚕房。平淮村几乎每个人都在家养蚕。我们村卖鲜茧年收入近600万元,养蚕户人均收入可达7000元。”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平槐村位于大石山的深处。2002年以前,这个村子的村民只能在石头的巢里种一点玉米和大米,这要看天气而定,雨下了一年,而雨下了一年就不那么饿了。现在,村民们依靠桑叶过着幸福的生活。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宁静的光温条件适合养蚕,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于再建说,平槐村的产业发展没有水可依托,种桑养蚕为大石山荒山开辟了一条新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平槐村从一个“光棍村”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富裕村,促进了全县桑蚕业的发展。2011年被授予“百色蚕村”称号,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生态村。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这条路被当地农民称为‘工业路’。它有19公里长,有10多条支路,一直延伸到油茶林的深处。”罗楼镇党委书记游文告诉记者。在罗楼镇唐林村,工业道路盘踞在群山之中,这使得油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唐林村有油茶7000多亩,平均每户近20亩。然而,多年来,油茶一直在老化和低产。目前,我们正在组织村合作社进行茶树低产改造。改造后,一亩可增加收入800元至1000元。”尤温说。

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过去,凌云县油茶种植属于粗放经营,许多茶树因衰老而低产。为建设油茶“金叶子”,该县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创新与低改革相结合,产业与扶贫相结合,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鼓励企业、农民合作社投资,鼓励农民集资和劳务参与油茶基地建设。油茶产业正在加速成为凌云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油茶林面积27.1万亩,年产值近4亿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中国县经济新闻记者朱)

标题:广西凌云县:“三片叶子”带来绿富美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