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9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0年代中期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构想:“中央银行根据资金供求情况尽快调整基准利率,允许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变动。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吸引市场利率。” 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开放,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将管制重复利率的“破”与市场利率的“立”相结合,遵循“贴现、形成、调整”的大体内容,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一,逐步开放利率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先货币和债市利率、后存款利率”的顺序开放利率限制。 存款利率还遵循“先外汇,后本币”。 先借钱,后存款。 先长时间、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前进 年10月24日,商业银行没有设置存款利率的变动上限,这表明中国对利率的行政限制几乎开放了。 二是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 在建立货币市场和债市之初,中国人民银行培育了基于实际交易形成的债券回购利率等基准利率。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上海银行之间同行的分期利率。 年10月建立了lpr的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 三是完全公开市场操作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每天开展操作,引进常备贷款便利( slf ),slf利率发挥利率走廊的上限功能,创立中期贷款便利( mlf )提供中期流动性。 四是建立市场利率定价的自律机制。 年9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正式成立,自主管理金融机构自主明确的货币市场、信用市场等金融市场利率。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存在存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 贷款利率的管理已经开放,但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依然以贷款基准利率的定价为第一参考,特别是有些银行通过协同行为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市场利率下降无法比较有效地传递贷款利率。 二是银行内部的利率传导机制行不通。 银行内部存在资产负债部和金融市场部两个部门的决定机制,价格决定有“两张皮”,而且占主导地位的资产负债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市场部很难对贷款利率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是存款利率限制开放后的存款利率有上升压力。 银行普遍存在“存款立行”,有追求规模等固有观念,有些监管指标也重视常规存款,因此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有很强的提取利率冲动,如果存款利率提高,不利于降低社会融资价格。 四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体系不明确。 存款利率管理开放后,为了降低金融机构对存款基准利率的依赖度,中央银行需要建立明确、确定、完整的政策利率体系,传递中央银行利率控制信号,以吸引市场利率运行。 扩展阅读原标题:《《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专栏| ①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回顾和面临的问题》原文

标题:热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专栏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