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49字,读完约8分钟

目录

缘分说

周汝昌/ 3

陆机“文赋”“缘分绮名”的含义

李咏吟/ 23

论感情本体与刘2123文学价值的普遍设定

姚文放/ 50

呼唤真相的理想之歌

——论汤普森的美学思想

李希凡/ 61

说“情”

——《红楼梦》艺境探微

王英志/ 80

袁枚性灵派在近代的影响

徐子方/ 95

生命:悲怨文学活力的源泉

滋味说

姜小青/ 117

“味道”的解说

林兴宅/ 125

诗味新解

杨景春/ 134

中国古典诗学诗味理论的美学阐释

陶礼天/ 154

知音和知味:

关于“文心雕龙”的知音批评模型

意境·; 边界说

王树人/ 87

意境论

章启群/ 199

意境本体的探测

罗钢/ 213

学说的神话

——评价“中国古代的意境说”。

孟二冬/ 255

论中唐诗人审美心理与诗歌意境的若干变化

程相占/ 267

王国维度的意境论与境界论

罗钢/ 282

书与末——王国维《境界》论述了中国古代诗学以前流传的关系的再思考。

彭玉平/ 325

“边界”说与王国维度的语源与语境

另纸

祁志祥/ 347

“物私双会”说。

——中国古代艺术展望方法论

曹胜高/ 356

“理感”说与中古诗学的突破

詹冬华/ 375

时空视阈下的审美心胸理论

查洪德/ 409

关于“满意”

后述/ 451

主编/王学典

责任篇/周广璜

复制摘要

陆机“文赋”“缘分绮名”的含义

周汝昌

摘要:晋代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艺理论批判史的极其重要的作品,但《文赋》的重要论点必须先数到“缘分绮名”。 但是,“缘分绮名”四个字确实解开了吗? 看起来不太多,好像很杂。 稍微追求一下,问题就会变多。 从唐代开始,人们对这四个字有误解、错误解。 这个误解、错误解对诗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影响了大家对陆机文艺理论的评价。 这种情况,不要试图弄清楚,如果传达虚假,犯错误,就会导致我国诗歌史上的很多重要问题,随之不能很好地应对。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本论文试图先摸索“缘分绮名”的确切含义,再讨论其他问题的话,就不告诉英书燕。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63年第2期,第58-65页

论感情本体与刘2123文学价值的普遍设定

李咏吟

摘要:《文心雕龙》研究面临的新思想任务之一是刘2123的诗学思想如何启示现代中国诗学的新创造。 从刘2123的情感本体论出发,结合现代文学本体论的研究成果,深入探索刘2123情感本体论理性思想的核心,无疑有助于文学本体论的思想重建。 刘勰的“情感本体论”规定了文学的审美,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动力,证实了文学的思想方法,包含了文学多元本体论的意蕴。 在刘2123诗学中,感情本体、语言本体和形象本体属于文学本体的不同方面。 文学本体是对文学本体特征和功能属性的内在规定,不超越生存本体,而是为生存本体本身服务。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年第2期,第133-143页

呼唤真相的理想之歌

——论汤普森的美学思想

姚文放

摘要:汤普森以“主情”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是晚明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学的角度提出美学的主体性问题。 温泉所提出的“情”与“理”、“法”及古典和谐美理想对立,是具有激越近代崇高气质的“情”,闪耀着封建独裁和封建礼教统治的黑暗王国的理想之光。 这种美学的追求在创作论中表现为对感情、想象、天才、灵感的尊重,而在美学观念和做法论中西方近代浪漫主义美学的不同反映了东西两种美学的不同特色。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88年第5期,第81-84页

说“情”

——《红楼梦》艺境探微

李希凡

摘要:在《市人小说》《世情书》一文中,从历史的源流出发,探讨了《红楼梦》作为《人情小说代表作》具有与《世情书》不同的基本优势,但“只是极其模仿人情世态的差异。 《红楼梦》还处于手稿阶段,可以说从“情”方面开始阐明作者的创作宗旨。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86年第5期,第65-74页

袁枚性灵派在近代的影响

王英志

摘要:出生于干隆盛世的袁枚性灵派,对近代的影响以负面为主。 道光以后,由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灵派的一点思想和诗风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这是因为无论是想纠正时弊的志士仁人,还是反清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都经常对性灵派采取批判的拒绝态度。 其中出于卫生目的有少数人,但很多人的出发点是积极地导致性灵派末流的弊病。 但是性灵派也有讽刺社会稻民生的一面,与此相对,近代人大多没有认识到思想做法有片面性。 而且,真正理解、汲取性灵派的思想精髓,迅速发展升华者的只有功自珍、黄遵宪等人,不像星星,所以更重要。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98年第4期,第79-85页

生命:悲怨文学活力的源泉

徐子方

摘要:悲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长期创作母题,源于独裁社会和由此决定的作家悲怨人生,是人的生命本能要求受到挫折和阻碍,集体超稳定精神扭曲、断裂的必然结果。 悲怨文学的艺术源泉来自生命力的作用。 作家一边表现悲伤的心情,一边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不协调,或者他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生命力的迅速发展面临的障碍和威胁,即意识到生命力,而且也意识到了生命的抵抗。 生命力和抵抗之间的循环发展迅速,互相碰撞的必然结果无疑大大加强了人生知觉最有效的表现形式文学中的悲伤和解放。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2002年第4期,第96-102页

“味道”的解说

姜小青

摘要:中国古代文论有几个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学范畴。 “味道”因其丰富的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在我们把现实视野和历史视野一体化的话,就能更好地看到文学的合理性。 “滋味”首次作为文学标准被正式强调,其实是钟崴的功劳。 “味”是他诗歌理论和实践的最高理想和规范。 这些在中国古代文论的长河中很有影响力,后来的“意境”在这里乱舞。 另一方面,文学审美鉴赏的品味、体验的意义上属于“使有味道的人无极”(诗品序)和鉴赏论的范畴。 钟嵓在《诗品》中以说话的前者侧面为重点,因此本文也只是对前者进行了探讨。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91年第1期,第85-87页

诗味新解

林兴家

摘要: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的“味道”不是作品传达的意思复印件,而是从作品的“结构”中产生的意思。 艺术作品的意义分为“指称意义”、“逻辑意义”、“结构意义”三个层面,前两个是艺术形象的语义拷贝,是认知活动的产物,因此提供的主要是认知或道德价值,而不是审美价值。 因为艺术的“结构意义”才是艺术审美价值所得的关键,不是艺术形象直接作证的意义复印件,而是“意象外的目的”、“言外之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都具有超越语言逻辑和形象符号的特征。 正是这个特征使艺术作品有了“味道”。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92年第6期,第11-15页

中国古典诗学诗味理论的美学阐释

杨景春

摘要:味道是中国古典诗论的核心范畴,在林总的比喻中,只有味论诗是最亲切、自然持久、味道鲜明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诗歌理论,它扎根于中华民族精神肥沃的土壤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鲜明个性。 从美学的角度整理中国古代诗的味道理论,古人味说诗的理论上升到诗美的极致,味喻诗这个千古妙喻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历代古文论家不断努力为我们确立的味说诗的文学观念即使在西方文论大量流入的今天,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2008年第2期,第113-120页

知音与知味:关于“文心雕龙”的知音批评模型

陶礼天

摘要:“知音批评”模式是构成“文心雕龙”批评范式的四种模式之一。 通过“知音”的语义分析,发现其内涵既有直观的、感性的优势,也有分解的、理性的优势。 探讨了“知音”故事的文献材料和思想背景,发现了现有代表性的研究论著,严重忽视了《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嵌入“知味”故事框架的意义。 《吕氏春秋》中记载的钟子期不仅有“好声音”,他还有一个理论,其基本观点与《荀子》的“乐论”篇和《礼记》的“乐记”篇等儒家音乐思想一致。 刘2123『《文心雕龙·; 知音》总结的“六观”论是“礼记·; 音乐记和嵇康《声无哀乐论》等音乐理论复印件是不可分离的。 因为这些音乐理论复印件是如何具体分解“知乐”的。 刘2123“文心雕龙”不仅将“知音”概念用作讨论文学批评,而且具有重视直观审美体验的内涵,体现了与“六观”做法相协调的“知味”批判做法。 知音批评模型中也包含了“六观”论那样具有客观性的文案细节批评的意蕴,也包含了重视作品之美“味道”的整体体验和品评的批评理念,这种批评精神和做法贯彻了“文心雕龙”全书。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年第5期,第65-76页

意境论

王树人

摘要:道家思想是中国艺术意境论的灵魂基础。 中国原始艺术触景生情心造意象化的精神积淀在中国书法诗歌艺术中。 意境表现为“天人合一”。 意境大致是上下的创作,表现为艺术家内心的体悟和想象,创造虚灵的意境和新的艺术生命,那是艺术家生命和精神的延伸。 意境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89年第6期,第91-96页

意境本体的探测

章启群

摘要:意境主体的形成是历史性的。 唐以前首先是解放“无”(闲境)和“空”(禅境)两个宇宙和生命体。 宋代首先是强烈的灵魂和生命意识变形的“幻”(幻境)。 明清首先是通过追求丰富的人性达成的超越世俗的具有哲学意义的“情”(剧本)。 “无”、“空”、“幻”、“情”四个要素构成了中国艺术意境本体的内涵。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89年第1期,第38-44页

学说的神话

——评价“中国古代的意境说”。

罗钢

摘要:长期以来,“意境”被视为中国美学和诗学的中心范畴,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更多版本的“中国古代意境范畴史”。 实际上,这些“意境史”是现代学者根据王国维等提供的理论规范,利用中国古代诗学的思想素材进行的人为话语构建。 这样的构建过程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歪曲和遮蔽的过程。 在中国古代诗学以前流传的中,“境”、“境”、“意境”都是高度语境化的用语,只有深入研究这些用语出现的语境,才能历史地理解它。 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出现了各种“境”论诗的说法,但今天的人们不存在所谓的“中国古代意境说”。 这个“意境说”是“学说的神话”。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年第1期,第5-21页

论中唐诗人审美心理与诗歌意境的若干变化

孟二冬

摘要:随着社会政治和文化属性的一些变化,中唐诗人的审美心和诗歌意境表现出与盛唐不同的优势:盛唐诗歌的感情基调高涨,意境开阔,重视自然泥成,体现了盛唐诗人对天竺的美的追求。 中唐诗歌的感情基调忧郁,意境狭隘内敛,重视雕刻修饰,体现了中唐诗人对人工美的追求。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91年第5期,第80-83页

王国维度的意境论与境界论

程相占

摘要:王国维度的意境论和境界说不可混淆:论述意境的文献是《人类语乙稿序》,境界说来自《人类语》。 意境可以分解为意思、边界、观三个要素,但边界是指真实或心灵的边界,不能分解。 意境论很清楚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痕迹,但境界论显示了在回到中国之前诗学流传的倾向。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2003年第3期,第70-74页

本与末

——王国维“边界”说与中国古代

诗学历来传达关系的再思考

罗钢

摘要:王国维度把自己提出的“边界”与中国古代的“有趣”“神韵”的关系描述为“书”与“末”的关系,近百年来,这一观点几乎成为学术界的一个共识。 实际上,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从以叔本华的“直觉说”为代表的西方美学传来的,“有趣的说”“神韵说”扎根于中国古代的“比兴”诗学,两者之间不存在“书”和“书”。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2009年第1期,第5-21页

“边界”说与王国维度的语源与语境

彭玉平

摘要:王国维度的“边界”是20世纪文论学术史的热点话题,在中西学术以前传入的中追踪源头溯源流,在古今潮流中考虑其内涵,成为学术史的核心副本。 王国维本身在早期翻译中采用的“边界”一词及其内涵的一些变化并不重视王国维对“边界”学说形成的可能作用。 王国维在早年翻译的几部日本人著作中,“境界”可以说是地理的边境和知识的范围,有时也作为等级、状态被采用。 王国维自己也在文案和萧述中,把等级、状态、范围作为“边界”的基本内涵。 “边界”学说的最终形成,王国维本身不能脱离使用“边界”一词的语源及其迅速发展。 “境界”的内涵和以前流传下来的诗学之间的关系也只有在“人类语言”的具体语境中才能准确理解。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年第3期,第37-45页

“物私双会”说。

——中国古代艺术展望方法论

祁志祥

摘要:“物我双会”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深刻命题,始于南朝,极其盛行于清代,它不仅有其理论发展的逻辑过程,也有其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天人传感”的世界观,以“虚静”为优势的哲学认识论和以“比德”为优势的审美一直流传至今,道家兼具“无欲”、“占有欲”的观“道”方法,佛家满足“真”。 至今流传下来的扎根于文化的美学命题,符合现代“发生认知论”和“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1991年第6期,第104-107页

“理感”说与中古诗学的突破

曹胜高

摘要:“理感”是理感物,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方法之一。 他说,玄言诗时代萌发的“理感”与“感情物”齐名,是中国诗歌构思模式之一,也是中国诗歌迅速发展的线索。 他说,“理感”是经过南北朝到盛唐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积淀,到中唐成为诗文的审美追求,成型于宋代,从唐音向宋调转变的基本动因,也是中国诗学内的理论突破。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年第2期,第66-73页

时空视阈下的审美心胸理论

詹冬华

摘要:审美之心表现为天空清澈、通过无障碍的心境。 这其实是自由的心理时空,超越了自然社会的时空秩序。 中国古代的审美心胸理论涉及“自然时空”、“心理时空”、“形式时空”三个层次的时空,这三个层次密切相关,构成了审美时空的三个基本维度。 有限的生命和无限宇宙的根本对立,引起了“心理时空”的“自然时空”的塑造和超越,这也是艺术审美发生的存在论依据,但“心理时空”必须转换成具体的形象符号——“形式时空”并加以执行 老庄的“虚静”说,禅的“空静”论为审美心胸理论提供了思想支持,但两者只是在哲学上充分阐明了“自然时空”和“心理时空”的关系,具有“形式时空”,特别是审美时空三个层次的共生依存关系。 魏晋以后,“虚静”(“空静”)被后世文艺理论家用于诗文、书画等艺术行业,除了庄禅的“道体时空”、“佛性时空”之外,还拓展了审美形象的“形式时空”,审美心胸理论从哲学到美学、美学都实现了。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年第4期,第84-97页

关于“满意”

查洪德

摘要:“满意”是中国学术和诗学的重要概念,生于先秦,后从汉唐到宋朝,人们是“满意”论学论艺,意义更丰富。 理学产生,“满足”成为理学家论学的核心概念,其意义也发生了多方向的变化。 “满意”的概念进入诗学,具有迄今为止的所有词义迅速发展,适应诗学的一些变化,因此诗论家笔下的“满意”,是广泛的概念,表现出诗论家多方面的诗学主张,与诗学的许多论题有关。 调查“满意”概念的产生、派生变化及其作为理学、诗学概念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

热门:《文史哲》丛刊

原载:《文史哲》年第5期,第49-65页

扩大阅读

原标题:《文史哲》丛刊|情味境:本土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论

阅读原文。

标题:热门:《文史哲》丛刊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