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91字,读完约7分钟

看过电视剧《长征》的观众可能都还记得“博古同志”,他在剧中的戏份不少,实际上他在现实中、在中国革命史中确实很重要。

博古,原名秦邦宪,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秦邦宪经历了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转折,中国革命中心从上海到江西,中国革命中心从城市到农村,中国革命长征从江西向延安等,这些是中国共产党非常大的转折,我就觉得这是值得研究的。”11月22日,在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人民出版社举办的《秦邦宪研究(第一辑)》新书媒体见面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这样评价道。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活动现场

研究秦邦宪的起点和标志

年,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纪念博古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是第一次以秦邦宪为研究对象的党史学术研讨会。而此次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日前出版的《秦邦宪研究》则是第一本将秦邦宪作为党史研究对象的论文集,也是研究秦邦宪的起点和标志。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此前,《博古和他的时代——秦邦宪(博古)研究论集》于年出版,是秦邦宪研究处于“准研究”层次和阶段的资料汇编。该论集选辑了数十年积累下来的90位专家、学者和关联人士的120余篇文案,以关联时代、关联事情、关联人物为研究对象,部分成果提供了研究秦邦宪的新史料与新观点,尤其是上海、江西瑞金时期和长征前期等时期的研究,因新档案材料的挖掘和利用,汇集了较多新的研究成果。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此次出版的《秦邦宪研究》,在年研究论集的基础上,对秦邦宪的研究有所丰富和提升。其中,对秦邦宪就读的小学有2篇关联论文,为研究秦邦宪就读的小学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视角。秦邦宪对抗战全程的贡献、青年言说、与左翼文化运动、参与宪草审议、政治从业是“生命线”的提出、苏区经济思想和苏区农民观等文案,都扩大了秦邦宪研究的视野。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秦邦宪研究》第二主编秦红介绍,本书还对秦邦宪在苏州、上海、武汉、甘肃期间的从业作了比较细致的梳理。对遵义会议交权、西安事变中的作用、组建新四军、贯彻统一战线政策、领导信息事业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化。尤其可嘉的是,学者们的研究与时代紧密结合,阐发了秦邦宪研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曹培雷看来,《秦邦宪研究》具有如下几个优势:第一,既有权威度,又有可读性。全书收录的都是中共党史研究方面权威学者的文案,并以秦邦宪的生平为序编排,细致完善地勾勒了秦邦宪的一生,并从中呈现了中共早期成长的一个缩影。第二,资料翔实,新闻量大。全书除附录外,分为八个专题,篇幅达55万字,共570页,有史料支撑,有具体范例。第三,视角多样,层次多元。比如,从重大历史事情的立场,就分别论及了西安事变、遵义会议、左翼文化运动;从地方性的视角出发,就有秦邦宪与上海、武汉、甘肃、西安等数篇文案;而且除了学术性的立场,还有亲属的立场,可以说为网民提供了跟历史教科书相比,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此书的出版,一方面期望拓宽秦邦宪人物研究的学术视野,深入研究秦邦宪的生平和思想,另一方面也期望深化和丰富早期党史研究的路径,丰富中共党史研究的文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以前传下来,让更加多人了解党走向成熟与成功的故事,并续写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春天的故事’。” 曹培雷说道。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中国革命一系列重要转折的亲历者、见证者

秦邦宪于1907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县中耆英里的书香世家,1925年成为上海大学社会系学生,成为其投身革命道路的起点。

1926年10月秦邦宪由中共中央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三年多时间里他刻苦钻研马列主义,俄语水平、理论知识和注意剖析问题水平得到长足的进步。

1930年5月秦邦宪从莫斯科回国后在上海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9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他临危授命挑起中共临时中央总负责人的重担,当时年仅24岁。遵义会议后服从党中央决策,执行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反党分裂行为,历尽艰难险阻,跋涉万里,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到达陕北。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随着抗日斗争形势日益高涨,秦邦宪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为和平处理西安事变做了大量从业。他与周恩来等人在庐山、南京、武汉等地多次同国民党蒋介石谈判,商讨国共合作抗日事宜。并且致力于恢复和重建华中等地党组织,壮大党的队伍,为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积极筹备党的信息事业,在延安清凉山创办了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中央印刷厂等。秦邦宪担任解放日报社社长兼新华通讯社社长,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创刊,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的喉舌,民族解放的号角。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1946年4月8日,秦邦宪、王若飞、叶挺、邓发等同志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后飞回延安途中,在山西黑茶山失事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忻平看来,秦邦宪同志不仅仅是中共早期领导之一,统战从业领导人之一,并且领导创办《解放日报》,也是我们党信息事业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还是党重要的理论家,翻译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对革命战争年代全党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都起了重要意义。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他翻译苏联共产党、辩证唯物论等方面的经典著作,其实传递很广,影响了很多同志,对党员和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起了很大作用。秦邦宪研究涉及党史、革命史、信息史、传递史、理论史等多家方面,这本书也反映了新时代对于秦邦宪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每个专题,我认为是达到了一定水准。” 忻平说道。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看来,秦邦宪丝毫没有疑问是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位真诚的理想革命者,这个革命者的经历正好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跟中国实践相结合这么一个很重要阶段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秦邦宪研究》

运用党史重要人物,传递红色基因

在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期间,秦邦宪推行过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给党和革命带来了损失。

曹培雷表示,学习“四史”,离不开具体历史人物。“习总书记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知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在他看来,本书的出版为秦邦宪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辩证思考的成果。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秦红认为,在那样动荡的时代,秦邦宪作为一位不顾生死、坚决贯彻上级指示、勇于承担、敢于探索的不到30岁的年轻人,勇气可嘉,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犯错也在所难免。事实上,秦邦宪是那个时代一群年轻人在不断寻求真理、不断在理想与现实结合中探索实践、不断在挫折中学习成长的缩影。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中央军委纪委原书记、海军上将童世平看来,《秦邦宪研究》的出版是党史研究行业,上海市党史研究部门和党史研究从业者一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拓展研究行业的成果。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我们不否认博古是犯过严重错误,同时给党带来很大损失,但是今天我们再通过大家来回忆,来缅怀,证明我们真正感到博古同志是值得我们尊敬,他对党的理想信念非常坚定,对党的事业充满热情和激情,并且又在很多行业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童世平谈道。

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在严爱云看来,在“四史”学习教育过程当中,要推广好党史上重要人物、重要事情,运用党的重要人物、重要事情传递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标题:热门:《秦邦宪研究》:深化和丰富了早期党史的研究路径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