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64字,读完约7分钟

卓丝娜 一个马克思的幽灵在中国大陆90后的上空徘徊。 这是北大毕业生卓丝娜词曲的rap《马克思是九零后》之后的第一个反应。 马克思和90后,风马牛看起来格格不入。 但是,有多远呢? 马克思,这个亿万中国学生心中最熟悉的陌生人,第一次用流行文化的方法在后冷战时代成长的90后相遇。 歌一出现,有人说这是小粉红的行为,也有人说这是对马克思的娱乐化。 但是,这样轻率的命名似乎无法帮助我们理解。 为什么马克思90年后发生的事情和关系今天会成为问题? 除了二维、清新、时代,90年后还有其他名字吗? 90后是谁在主流媒体讨论90后,他们经常用小时代群像的标签定义90后,这是一群用二维、小清新组织自己世界的独特语法新人类。 与80后相比,90后没有得到积极的评价。 在电影《玻璃之城》中,吴彦祖和张悦翻阅着父亲和祖先的照片。 祖父说他以前做过英军。 祖父说他干了日本鬼子。 父亲说他以前过马路进了港英统治监狱。 两个年轻人数着上一代的辉煌岁月,我们做了什么呢? “我们做了什么”是80后的自我认识。 今天,站起来一年的80后也可以在90后提问。 你们在做什么? 这个评价的基本默认是在后革命时代出生长大的一代失去了刻下自己历史位置的坐标系。 文艺作品的90后是什么样的? 在电影《心花路放》中,杀死马特镇女青年周冬雨的男朋友错把高龄文艺男青年黄渤当成了情敌,但没有勇气肉搏对抗。 黄渤说:“90后也这么糟糕! 看看主流知识分子、学者、文化人写的90后的样子。 例如,着名作家毛尖说,80多岁的学生总之读书,90多岁的学生不读书。 她在与其他学者张慧瑜的会谈中也说,“小时代”可能是80后半、90后半的实际体验。 在这样的认识设定下,“我亲爱的马克思”、“不看杂志看马克思”、“共产主义是甜蜜的”被高度评价的90后的出场,确实刷新了我们这一代的理解。 父母从80年代开始在阅读中对马克思疏远,在后革命、历史结束时代长大的90后鲜明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90后明确了清新、二维的另一面。 许多学者和知识分子不太观察的青年文化现象之一是今天相当多的青年向左拐。 很明显,很难想象像《马克思在90后》这样的歌会在10年前出现。 在我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的时代,几乎是什么旗帜大喊大叫的公共知识分子支配青年心灵的时代,在我们的思想体系中马克思的位置很少。 不到几年,“城头变幻大王旗”就成了贬义词,自由主义沉默,民间左翼青年繁荣。 这几年,当我的文科生被花绿后现代批评理论所吸引时,周围有很多读工科的青年朋友踏入列宁、托洛茨基、马克思的思想领土,他们举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读书会,进行全国线上的大规模串联,公众号 他们相当一部分是90后 当我们的一点历史记忆依然被割裂的时候,当青年一代被多位评论家批评为历史虚无主义时,有的90后们已经开始积极激活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 例如,在前几天和台湾网民的表情包战中,在网上像做梦一样攻击社会主义的时候,他们反而意识到了保护社会主义和保护自己尊严的联系。 学者吴靖在一篇评论文案中把大陆青年网民在表情包战中的表现解释为青年一代的身份政治:对我们社会来说,年轻一代的读者们并不热衷于割手和行走后现代狂欢的尸体,他们认为“认可”和“认可” 这怎么看也不是社会的幸事。 当然,这90后的左转也必须在近年来学术界以各种姿态出现的“马克思回归”潮流中理解。 在这个框架下,具有左翼批判角度的知识分子们超越了90年代的花绿后现代批判理论,开始面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本身。 皮卡蒂的《21世纪资本论》充斥着专业学术圈,成为了世界畅销书,因此,今天90年后的青年当然也不能偏离这个“马克思回归”的潮流。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中国在90年后恢复马克思主义,是现在抵制火一样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大运动的替身,可以说他们开始正视被遮蔽的历史,重新召回被遗忘的思想资源。 正如许多学者所说,在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面前,我们面临的时代状况接近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19世纪,在阶层越来越固化的时代中挣扎的中国青年一代,突然像马克思一样准确了他们困境的根源 审美再现马克思很重要的是,也许有人认为“马克思在90后”这样的文化现象只存在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知识分子之间,但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真实的。 邓小平以“不争论”结束政治路线的争论后,马克思淡化了公众的日常生活。 就像在歌里唱的一样,我对他(马克思)的第一印象是在政治课上学习了他的思想,只是为了及格。 但是,在这样一个整体政治化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看到马克思的幽灵以另一种形式回来了。 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回归可能没有以确定的理论化、知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确实构成了某种感情结构。 在贾樟柯的《天命》中,对生活绝望的青年工人小辉可能代表了相当90后新工人的主体形象。 屏幕外打工诗人许立志也在90后。 尊严被践踏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像自己父亲一样卑微地活着,而不是轰轰烈烈地死去。 他们不一定能把世界资本主义体制对工人的残酷压迫追溯到马克思的高度,但当他们开始唱国歌抗争时,他们已经用这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自己的主体经验。 正如风水所说,国歌赋予了自由。 而且,对于掌握文化领导权、发言权的知识分子来说,有必要反应这种感情感情感情,将理论语言融入审美、艺术形式,对接专业的感情、审美频率,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批判扎根于职场、街头、田地。 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毕竟是审美革命,这是法国哲学家巴迪乌斯对我们的启示。 换句话说,任何意义的政治都一定是文化的政治,重要的是创造独特的审美形式。 前30年的革命实验,由于物质匮乏留下了很多遗憾,更重要的是审美经验的水平,30年的文化政治尽管创造了独特的无产阶级形式的语言,但依然是不断动摇进化的资产阶级艺术语言 否则,我们无法理解前30年的文化实践为什么能在“庐山恋”之吻面前轰然倒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在90后”是极其罕见的,创造者不像老左派那样诉诸苦大仇深的叙事诗,他们有高度的形式自觉。 例如,至今为止在网上很受欢迎的“我喜欢你不习惯我,好像要和我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句话其实是高度形式化的抵抗表现。 因此,在“马克思是90后”中,对于“马克思是90后”的表现,没有必要急于得出“是娱乐化的马克思”这样轻率的结论。 “马克思是90后”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可能不是长期沉默的马克思鬼魂在中国青年一代复活,而是青年一代如何用极其形式的表现来讲述自己的政治需要和主体经验。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中国青年与马克思的“久别重逢”?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