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9字,读完约4分钟

开放是通向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未来的唯一途径。从本次二十国集团峰会来看,开放与合作不仅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中国的积极选择。

习近平主席在本次g20峰会上的讲话中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世界经济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继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结构和金融稳定受到影响,世界经济运行良好。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幅上升,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主要经济体,中国的选择是负责任的和正确的?

央行主管报纸刊文:开放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主席给中国的选择提出了四点建议:“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即以改革的精神做中国自己的事;“与时俱进,改善全球治理”意味着继续坚定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确保可持续发展;“坚持面对困难,破解发展瓶颈”就是与后发国家携手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就是求同存异,开放,开放,再开放。总而言之,面对各种挑战,中国只有一种态度和选择——拥抱世界,主动开放。

央行主管报纸刊文:开放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任何形势所迫,而是积极的、始终如一的,因为这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外开放不是孤立的国家政策,而是内部改革的助推器和许多国内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阐述了推进体制改革,发展数字经济,构建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政策框架和管理体系,推进互联互通。《展望未来》中的所有这些任务都需要开放和国际合作,任何一项任务都不能关起门来完成。只有坚持包容开放、求贤若渴,才能抓住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带来的机遇,学习世界最新创新,超越地域限制和人为障碍,运用世界智慧,克服中国改革发展的困难。

央行主管报纸刊文:开放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克服发展的瓶颈,还可以帮助世界减少发展赤字,缩小发展差距。一个直观的例子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调动更多资源,加强互联互通,释放增长动力,实现市场对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其意义不仅在于帮助经济不发达国家从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投资促进,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有许多经济落后地区,“一带一路”还可以为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带来宝贵的开放和发展机遇,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双赢局面,而不是中国的单方面产出。因此,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输出债务和风险,而是互利共赢的机会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央行主管报纸刊文:开放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对外开放在改善商业环境和解决国内金融体系的结构性问题方面发挥了真正的作用,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6个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降低制度成本,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引入惩罚性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民事司法保护和刑事保护,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完全取消对境外外资准入的限制。上述措施将进一步优化商业环境,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成为中国商业环境的高地。在外商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和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下,外商进入中国的质量水平将会更高,操作将会更方便,他们带来的先进制度和理念将会被中国企业所借鉴。在大阪发出声音后,中国立即采取了开放措施。从7月30日起,对外商投资船务代理、城市燃气、电影、演出经纪、增值电信、油气勘探开发的限制将进一步放宽或取消。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办法(负面清单)》(2019年版),清单项目从48个减少到40个。同日,《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办法(负面清单)》(2019年版)的项目从45个减少到37个。

央行主管报纸刊文:开放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

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也将有助于解决中国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结构性问题。在中国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的12项新的对外开放措施中,取消了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外资法人银行的总资产要求100亿美元和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行的总资产要求200亿美元,取消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信托公司的总资产要求10亿美元,体现了通过开放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意义。这可以增加中小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使金融体系更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这种以优化金融结构为目标的对外开放可以为地方机构提供一种学习模式,迫使它们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从而与外资机构共同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央行主管报纸刊文:开放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

扩大开放,继续成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坚定推动者,是我们通向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未来的广阔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会拿出更加开放、务实和强硬的策略,这将不断推动国内发展和世界进步。

标题:央行主管报纸刊文:开放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