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33字,读完约2分钟

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附近生态环境恶劣,植被枯萎。(数据图片)

贵州省赫章县赫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是记者在毕节试验区走访的最后一个村庄。这里,松树、白墙和蓝瓦错落有致,由栅栏连接,繁华景象随处可见。

与记者四年前的访问相比,这个村庄发生了新的变化。整个村庄摆脱了贫困,告别了几千年的绝对贫困;水泥路蜿蜒在山坡上,通向每个家庭的大门;在苹果园,来自山东的技术工人正在指导农民给树苗消毒灭菌...

最大的变化是人的精气神

让记者感到最大变化的是人们的精神,他们可以从村民的谈话中从里到外感受到他们的自信。王光德,曾经是一个贫穷的家庭,成了一名护林员。他家的土地被转让用来种苹果,他的孩子们出去工作了。他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在家里买了三辆车,谁说他是一个贫穷的家庭,谁是焦虑;罗把新建的房子改成了乡村旅馆。“我过去担心吃的和住的,但是现在我为没有为我的两个儿子结婚而感到内疚”...

最大的变化是人的精气神

海雀村“贫困户”的华丽演变,是毕节试验区31年来兴衰沉浮的生动写照,也是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坚持不懈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

最大的变化是人的精气神

联合国专家曾认为毕节“不适合人类居住”。自1988年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毕节儿童一直面临着落后的发展状况,不是埋怨别人,而是观望。永葆努力工作,积极参与建设热潮,努力探索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打破了“耕地越来越多、越来越穷、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解决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和经济贫困三大问题。

最大的变化是人的精气神

30年后,鲜花盛开,但30年后,月亮缺少满月。回顾过去,毕节人民世世代代的共同步伐和愿望感动并激励着仍在努力加快发展的人们。一个繁荣、健康、和谐、美丽的新毕节正在从一个宏伟的构想变成现实。(资料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吴炳泽)

标题:最大的变化是人的精气神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