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7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孙昭

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作为重要内容之一,金融技术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金融科技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各国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传统金融中心和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制定了政策,拥抱金融技术的发展,挖掘隐藏在尖端技术中的经济增长红利。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从“it+金融”阶段到“互联网+金融”阶段,再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金融”阶段,各个金融阶段的持续时间不断缩短,金融技术的创新速度越来越快。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据艾瑞咨询(iResearch)统计,从国内金融技术的发展来看,2018年中国在金融技术领域的总投资约为473.61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已成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场所,金融科技发展前景看好,潜力巨大,并相继出台了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金融科技支持政策和措施。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放眼世界,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基础仍然薄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成熟,才为中国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以中美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的比较为例,2016年中国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仅为18.3%,与同期美国狭义消费信贷渗透率34.5%相比差距巨大。然而,随着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的爆发,从2016年到2018年短短两三年间,中国狭义消费信贷的渗透率从18.3%上升到32.4%,极大地缩小了中国与美国在普惠金融过程中的差距。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从全球金融技术投资分布来看,2014年中国金融技术企业的融资规模仅占世界的3.1%,但到2018年,中国金融技术企业的融资规模已占世界的16.4%,增速远远超过欧美。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此外,中国的金融企业和科技企业开始“完全融合”。据了解,中国金融技术市场的参与企业根据各自的优先顺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金融业务开发方,主要是指获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第二类是技术提供商,主要指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的技术研发公司;第三类是金融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指将尖端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为金融机构提供可实施的业务解决方案的技术公司。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金融与技术的融合导致了金融企业与技术企业的合作与融合。目前,这三类参与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技术提供商正在努力弥补金融业务能力的不足,向金融机构提供从单一技术到整体业务的技术升级服务;一方面,金融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在加强尖端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它正在申请金融许可证,并在金融业务和技术两方面发挥其实力;金融业正在加大对尖端技术研发的投资,一些领先的金融机构已经为同行推出了技术出口服务。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从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来看,2018年中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达到2297.3亿元,其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投入675.2亿元,占总投入的29.4%。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从金融机构的技术资本投资结构来看,支付业务因其受众最广、交易频率最高的特点,投资比例最高。艾瑞咨询预计,到2022年,中国金融机构将在技术上投资4034.7亿元,其中尖端技术投资比例将提高到35.1%。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在金融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尖端技术也在帮助支付企业努力进行“产业支付”。

目前,中国支付业务技术投资已超过1000亿元,尖端技术投资增长迅速。据央行信息披露,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电子支付业务1751.92亿笔,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5306.1亿笔。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中国庞大的电子支付交易系统促进了中国支付业务技术投资规模的增长。2018年,中国支付业务技术投资达到1033.6亿元,其中尖端技术投资仅152.6亿元,占比相对较低。然而,随着“支付+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支付企业在尖端技术方面的资本投资将会在未来迅速增加。艾瑞咨询预计,到2022年,支付企业对尖端技术的投资将增加到337.2亿元。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整体发展趋势中,金融科技行业已经进入结构优化时期,数字经济引擎的功能将继续显现。未来,数字知识和信息是关键的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时代特征不断涌现。金融技术的发展将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数字经济的引擎功能将继续显现。

标题:金融科技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7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