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兰州10月14日电:从“百姓擦水”到“水从水来”——甘肃旱地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张语倢

甘肃的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甘肃农村饮水安全实现了历史性转变,集中式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1%和88%,农村人口饮水处于可控状态。

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75岁的马庆贵是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睦乡高山村的一名村民。在高山上打水很困难。“擦水”是一个生动的写照。

马庆贵说,过去走山路、喝泉水是必须的。人多水少,所以为了“抢水”,我们有时不得不在凌晨三四点起床。“这里的泉水很少,所以我们只能从薄薄的积水中轻轻刮出一勺水。有时你得等一个小时才能装满一桶水。”

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在甘肃,关于缺水的故事数不胜数。当这只鸟看到运水车时,它会跳入水中,它的妈妈会向几个孩子的脸上喷一口水,即使他们在洗脸...修建土坝、修渠道、打水窖,人们尽最大努力节约用水。

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1984年,《甘肃省农村人畜饮水暂行规定》实施,这是甘肃省第一个指导农村人畜饮水的规范性文件。

马庆贵关于集雨窖的新鲜记忆,是甘肃解决干旱塬区人民饮水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从天而降的雨水不再自己流动,而是被收集到水窖里供人和动物使用。到1999年年底,甘肃省已通过水井和小电井解决了900万人的饮水问题,全省80%的农村人畜饮水。

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水窖的集水取决于雨水。如果不下雨,就没什么可做的了。”马庆贵说道。除了供水不稳定外,水窖集水还存在饮用水安全隐患。数据显示,2005年,甘肃省被评定为不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72%,达到1526万人。

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在这方面,甘肃通过集中供水工程、大中型骨干供水工程等,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分散的饮用水已逐渐走向“大型水厂”时代。过去,城市居民“专用”的自来水逐渐流入农舍。“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国家总体规划中列为不安全饮用水的1526万农村人口全部售罄。

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在张家川县水质检测中心,几名穿着白大褂的工人正忙着水质检测。“我们通过设备检测和人工检测,常规检测了氨氮、微生物等十几项指标,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水质检查员严说。

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马庆贵说,有了自来水,喝水就不再困难了。即使在冬天,水也不会结冰。“一年工资一百多元,而且每天都有水喝。孩子们在外面工作,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家里不能喝水的老人了。”在一些农村地区,修理浴室和安装浴霸不再罕见。

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据甘肃省水利厅介绍,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甘肃省农村供水管网已基本建成,农村人口的饮水量处于可控状态。同时,“横向到工程,纵向到农民”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水质检测平台,为2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动态管理提供了保障。

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伟

标题:从“人刮水”到“水自来”——甘肃旱塬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