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5字,读完约4分钟

a股从来不缺新闻。本周末,科技股川银控股成为金融新闻的黑马,显示了市场的无奈,见证了ipo制度的尴尬。

传音控股是一家手机制造商,占据了非洲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上市后,其股价表现不佳,最高价达到69元,目前为42.30元,与发行价35.15元相比涨幅不大。更令人震惊的是,据媒体报道,川银控股用数十亿元来管理其财务。

杜坤维:传音控股25亿元投资理财背后的IPO制度面临尴尬

18日晚,川银控股宣布,公司计划将部分不超过25亿元的临时闲置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保本协议好的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川银控股的交易日是9月30日。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6.75亿元,即公司90%以上的募集资金被用作短期财务管理的闲置资金。

杜坤维:传音控股25亿元投资理财背后的IPO制度面临尴尬

这一消息激起了成千上万的波澜,导致许多市场参与者争论更多。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却有大量盈余资金用于财务管理,这确实是矛盾的。这与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也非常不协调。支持实体经济的意思是,发行人缺乏资金,需要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并将其投资于融资项目,以支持实体经济。这表明发行人并不缺钱,不需要去资本市场融资,并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自己。ipo的必要性不存在,上市的动机值得反思。它不缺钱,不担心股权稀释,还需要发行额外的融资。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杜坤维:传音控股25亿元投资理财背后的IPO制度面临尴尬

资本市场Ipo有两个功能,一是筹集资金,投资于融资项目,并迅速扩大自身规模,二是为资本提供退出渠道,重新寻找投资机会。目前,a股的问题是,无论是否需要筹集投资资金,ipo肯定会筹集资金。因此,一些发行人现金流充裕,负债率较低,货币资金足以覆盖融资项目,他们将尽最大努力排队上市,这将给资金已经非常紧张的市场带来新的退出压力。二是融资后,许多上市公司不急于投资,现金流非常充裕,大量资金用于财务管理。赚取利息的钱,截至9月16日,a股上市公司共购买了8797.95亿元的理财产品,虽然与去年同期的1.28万亿元相比有所下降,但绝对数字仍然巨大;此外,上市公司有大量的现金储备,但没有项目投资,所以他们购买了大量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持有大量投资性房地产。2018年前三季度,共有1696家上市公司投资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总量。第一次超过了一万亿;其他上市公司已经成为股神,并在股票交易中投入大量资金。或者投资一级市场。一句话,资本不是投资于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系统或资产中运作,这与股票市场的定位有所偏离。

杜坤维:传音控股25亿元投资理财背后的IPO制度面临尴尬

上市公司持有大量投资现金的事实表明,上市的必要性不高。许多公司不筹集资金投资实体经济项目,而是为了股票增值,以便为未来现金减少做准备。由于资本投资,一些公司必须给资本一个退出渠道。然而,现金流量大的公司仍在进行ipo,这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ipo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杜坤维:传音控股25亿元投资理财背后的IPO制度面临尴尬

由于一些上市公司现金流充裕,不需要募集资金,但需要ipo,这就给了资本一个退出渠道,我们能否改革ipo制度,即不募集资金就IPO,减少市场资金的退出,缓解IPO压力。发行人直接上市,不涉及旧股的出售,也不涉及新股的出售,只是简单的上市,在限售股解禁之前,他们并不关心是否有股票交易,而当限售股解禁时,股东、

杜坤维:传音控股25亿元投资理财背后的IPO制度面临尴尬

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瑞典公司Spotify拥有大量现金储备,不需要筹集资金。然而,它必须让资本撤出公司。目前,它已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方式非常特殊。它不通过上市过程发行新股或筹集资金,也不需要承销商。你可以在资本市场自由交易,只需注册现有股票,但a股并不好。直接上市仍然需要一套完整的程序,但因为它不涉及ipo承销,所以可以节省承销费用

杜坤维:传音控股25亿元投资理财背后的IPO制度面临尴尬

发行人有大量的现金储备,通过ipo筹集资金是对金融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也完全背离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刻不容缓。最好拒绝公开。如果你不能拒绝上市,你就不能让他们筹集资金。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极其宝贵,因此它们可以灵活地直接上市。

标题:杜坤维:传音控股25亿元投资理财背后的IPO制度面临尴尬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