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贵阳11月26日电(记者孟佳)“我很自豪,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了!”在参观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空之眼”(fast)时,台湾《新声日报》记者王慧丹由衷感叹:“边旅行边学习的形式让游客感受到更多的身份、骄傲、荣誉和对国家的归属感。”她仔细听了讲师的解释,并不时向他们提问。参观后,她仍然不能完成她想要的,并与同事讨论她的经历。

台湾记者游贵州——两岸媒体文化交流参访侧记

《中国时报》记者杨也认同研究型旅游的设计。她以前对科学技术了解不多,这次访问使她获得了更多的天文学知识。

快速访问是两岸媒体文化交流的活动之一。25日,由北京台湾同胞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两岸媒体文化交流访问”圆满结束。

在为期六天的活动中,来自新华社、人民网、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时报和台湾新声日报的20多名记者前往贵阳、遵义和惠水进行实地调研。

此次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搭建了一个讲好“两岸故事”的平台,成为两岸交流的“和平使者”。这也是北京台联贯彻中央政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实现同胞精神契合”政策的体现。

台湾记者游贵州——两岸媒体文化交流参访侧记

贵州省的城市发展速度令海峡两岸的媒体人士感到惊讶。台湾记者张先鹏曾多次访问贵州,他说,他对贵州的早期印象是,这片土地上没有三英里,但这次贵州之行“颠覆了这种成见”。“县与县之间的公路、桥梁和隧道使道路畅通,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贵阳有许多高楼和宽敞的道路,这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台湾记者游贵州——两岸媒体文化交流参访侧记

遵义市凤翔镇华茂村,古老的木屋、石板路、土制院墙...美丽整洁的乡村风景让游客感到强烈的“乡愁”。

华茂村曾经是一个偏远贫困的村庄,在增加收入、留住人才和贫困村容方面存在困难。自2014年以来,围绕精确的扶贫政策,华茂村已经积累了超过2亿元用于重建住宅、铺设道路和建设美丽的农村。由于“乡愁经济”,华茂村村民吃了一顿“旅游饭”,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台湾记者游贵州——两岸媒体文化交流参访侧记

"每个地方都在深入挖掘当地的中国文化,而且是独一无二的。"王惠丹说,“乡村生活体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张先鹏还对贵州在扶贫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我去过一些村庄,发现从道路到房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泥泞的道路和劣质的草房。”

西江流域数千个苗族村寨和丹寨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转型典范,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了前来参观的成员。

虽然是第一次与大陆少数民族见面,但杨觉得“似曾相识”,“苗族文化与台湾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很相似,他们都很热情”。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灵魂,这种文化的和谐让台湾媒体人表达出“更亲切的感觉”。

台湾记者游贵州——两岸媒体文化交流参访侧记

“两岸血浓于水,教育是根本”是两岸人民的共识。台商捐赠的慈善大学贵州先导学院,是海峡两岸一个家庭的优秀化身。杨被学校从校长到老师无条件的奉献和奉献深深感动。“校长已经70岁了,但他仍然刻苦训练,细心照顾学生。这种精神真是令人钦佩。”。

台湾记者游贵州——两岸媒体文化交流参访侧记

这次贵州之行受到海峡两岸媒体人士的赞扬。“北京台湾联合会为我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了解大陆,促进两岸交流,是值得提倡的。”杨对说道。

台湾记者游贵州——两岸媒体文化交流参访侧记

活动结束后,北京台联秘书长张笑君表示,北京台联将继续做好对台工作,尽最大努力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两岸同胞精神和谐,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预计两岸交流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台湾记者游贵州——两岸媒体文化交流参访侧记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标题:台湾记者游贵州——两岸媒体文化交流参访侧记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6796.html